潮安3处文物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05-23
来源: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政府公众网
【浏览字体:

   

    日前从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我区共有3处文物入选。
 
  据了解,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74处。我区入选的3处文物包括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两种类别。其中,入选古建筑类别的分别为:潮安区金石镇塔下村的宗山书院牌坊与石刻、潮安区庵埠镇复兴社区的庵埠文祠;入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为:潮安区凤塘镇新乡村的新乡仁美里。
 
    宗山书院,又名阳明祠、怀惠祠,是明代潮州先贤薛侃于嘉靖十一年为其师王阳明所倡建的一座书院,位于金石镇塔下村中离溪畔。宗山书院创立时,书院中间为祠堂,左边为讲堂,右边为经楼、宴会厅,两旁和周围都是书舍,可居百人。厨房、仓库、井厕灯饰和别,地方官员派来主祭的临时住所、主教与看门人的居室等设备配套齐整。书院现内存石马槽和石柱脚,外存一座花岗全石结构的三门四柱二重楼的石牌坊。牌坊高约6米,宽约7米,三开间二层全石结构,石梁柱榫卯接合,坚稳高峙,古朴壮观。坊额刻“宗山书院”楷书四字,落款是“大明嘉靖壬辰(1532)冬吉日立”;背镌“仰止”行书二字,据说是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亲书的墨宝。明代状元林大钦曾在此读书。
 
    庵埠文祠位于庵埠镇复兴社区官里学校内,始建于明朝天启六年,由潮州先贤林熙春倡建,省、府、县众多官员联名创建,供优秀士子免费读书。文祠座东南向西北,为三进建筑。祠前有三门四石柱牌坊一座,匾额正面书“岭海文明”,背面书“龙翔凤跃”,上写“天启六年丙寅秋吉旦立”。整座祠堂按照要供奉孔子的规格建设,后厅是双檐仿宫殿建筑,上边有两层,在等级森严的明朝,只有皇家才能这么建,民间是不能乱建的,但因为供奉孔子,规格高,所以文祠得以建成。这里曾经是庵埠文化的坐标,是庵埠乃至粤东文明的标志。
 
    新乡“仁美里”位于凤塘镇淇园村,由著名泰国华侨“二哥丰”郑智勇于1911年在家乡所建造,占地140多亩,颇具传统潮汕民居特色。整个建筑群主要包括海筹公祠、荣禄第和智勇小学三个部分,东面以海筹公祠为主体,左右伸展4座楼房,与南面两座洋楼连接,整座建筑中西合璧、富丽堂皇、别具一格。抗日战争时,荣禄第第二进被炸毁,仅留存地面铺砖、柱位和地袱等遗迹。2017年,新乡“仁美里”被认定为潮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