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祠镇党委将党建和生态小镇建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党建在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攻坚、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高标准打造石坑、赤水等4个党建示范村,使“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深度融入。
鹅卵石堆砌的池塘、鹅卵石铺就的台阶、鹅卵石垒起的围栏……走进文祠镇石坑村,这些由鹅卵石打造的乡村微景观让人眼前一亮,这一切源于石坑村的“总设计师”——党支部书记张准的奇思妙想。
石坑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张准:2017年去浙江学习新农村建设,看到浙江特色以石去建设,结合村的实际,村有石材,我们去坑里捡石头,我们就想着按照以前的方法,做一些小提升微改造,叫一些老党员和村民做好完善。
石坑村村民 翁益桐:我们村的党员参加村的新农村建设,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进行鹅卵石的采集工作,采集完用来铺道路,(促进)乡村振兴
为改善人居环境,石坑村党支部加强领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全力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如今的石坑村,沥青村道平坦整洁,清澈的小溪微波荡漾,金黄的果子压满枝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韵味浓郁。
石坑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张准:2018年我们开始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党员挂钩户,一个党员挂钩八户或者十户,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全村33个党员,去做250多户的工作,我们拆除非常顺利,发挥了党员模范作用。
石坑村村民 翁俊生:很漂亮,以前的道路崎岖,现在都是沥青路面,环境很好,以前都是猪圈,养鸡养鸭,(现在)非常干净。
乡村变美了,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在红色党建的引领下,石坑村做活土地流转文章,盘活“沉睡的土地”,将50亩撂荒地统筹起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香黄瓜种植,实现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双提升”。
石坑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张准:村主要是做好土地流转,村支部带头,做好村民工作,村民来种植香黄瓜,香黄瓜的销售不用担心,主要是做出口。
石坑村村民 翁俊生:收入比前好多了,生活相当美好,大家过得非常开心。
在赤水村,该村党支部也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路径,大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这个昔日的省定贫困村,正在发生崭新的蜕变。
赤水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江绍茂:我们支部带头包干,十几年来我们村民一直呼吁说修这条路,(今年)修好了这条路,一共是两公里,现在路道通了之后,一千多亩的果林会得到开发和提升,所有的村民会得益,(如今)十一户贫困户三十人全面达标脱贫。
据了解,近年来,文祠镇党委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干部引领、实干引领和制度机制引领作用,立足“生态小镇”定位,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建设动力,在乡村振兴“赶考路”上跑出“加速度”。
文祠镇党委副书记 陈文伟:通过以“党建+美丽乡村”的模式,将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小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广泛发动基层党群力量参与,拆出了发展空间、治出了美丽环境。通过以“党建+项目攻坚”的模式,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文祠镇通过“党建+美丽乡村”、“党建+项目攻坚”、“党建+产业融合”,为乡村振兴释放新动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该镇先后荣获广东省森林小镇、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省级称号。
文祠镇党委副书记 陈文伟:接下来,文祠镇党委将继续坚持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制度引领,以上下一心的党群干群关系推动生态小镇发展,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