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镇素有“江上绿洲”的美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更是孕育了香气清幽、味甘鲜脆的江东竹笋。眼下又到了江东竹笋收获的季节,苍翠欲滴的竹林中,一个个麻竹笋正在悄然破土冒尖。
实习记者 纪炀:俗话说“尝鲜无不道竹笋”,江东竹笋作为我区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每年一出产便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据当地笋农所说,这新鲜出土的麻竹笋鲜嫩美味、松脆爽口,在市场上也是十分抢手。不过,新鲜竹笋在上市前还需要经历一场特别的“出土之旅”,不妨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
在樟厝洲村的一处竹园中,修长挺拔的竹子郁郁葱葱,微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似佳人浅唱。竹丛旁,一个个竹笋竞相破土而出,冒头的尖锥或粗或细、或高或矮,散发着自然的清香。竹笋店老板林通贤一大早就与笋农们穿梭于竹林中,寻找可采收的新鲜竹笋。
实习记者 纪炀:林老板,我看到咱们竹林当中已经有很多笋冒出土面了,想请教一下如何判断竹笋是否成熟能够开挖了呢?
竹笋店老板 林通贤:要看那个笋耳朵,还有露出土面有多高,你看这个也是比较好的竹笋,耳朵比较大,笋尖这个部位比较饱满,但是耳朵还是往上(长的),还不够成熟,耳朵朝下的才是成熟(的),这个还比较嫩。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常年与竹笋“打交道”的老手来说,笋农们只需在竹林里转悠几圈便能发现这些埋在泥土中的“珍宝”。
竹笋店老板 林通贤:我们现在来看这个成熟的竹笋,这个成熟的可以挖了,你看这个笋耳朵就是往下的,出土面比(刚才)那个高。
找笋需要眼力和脚力,挖笋则需要经验和技巧,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破坏竹笋的根部,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生长。
实习记者 纪炀:成熟的竹笋已经被我们找到了,接下来在开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我们找笋农了解一下。
笋农:这个笋已经到了可以开挖的日子,翻开(泥土)后就可以挖了,翻到下面就要留 “(笋)眼”,//这里是凸出来的,这里是凹进去的,它的“眼”就在这里,留这个“(笋)眼”就是让它能够(继续)长出下一茬。
双手荷锄、拨开土壤、横铲“笋眼”、向上轻撬,笋农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伴随着“咔”的一声,一个笋壳完整、洁白肥厚的竹笋便落入笋农手中。
实习记者纪炀:新鲜出土的麻竹笋已经到我的手上了,非常大,师傅刚刚说这个竹笋大概有三斤重,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横截面非常洁白光滑,而且有很多汁水顺着横截面流淌,看起来就鲜嫩可口。
据了解,江东镇是由韩江冲积形成的一个江心洲渚,其优质的沙质土富含多种矿物成分,特别适合麻竹笋的生长。但要想种出高质量的竹笋,笋农的精心管养同样不可或缺。
笋农:平时最重要的就是(竹笋)刚开始能收获的时候要多来盖土,目的就是让竹笋不要变青,竹笋太青了就会苦。没事就把(落下的)竹叶扫掉,要施肥什么的比较方便。
俗话说“四月杨梅五月笋”,初夏正是江东竹笋大量上市的好时节,喜爱吃笋的市民朋友可不要错失良机。
笋农:清明前后就开始有竹笋可以“打”,(要说)最当季的就是五月节(端午节)到七月半的竹笋最好吃,差不多到十月份前后竹笋就基本长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