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食堂”建设既是一项惠老民心工程,也是居家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将“长者食堂”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点民生事项之一,不断探索打造全面保障、便捷省心、多元服务的长者助餐模式,稳步推进我区“长者食堂”建设多点开花、多面出彩。
午餐时间,枫溪镇长者食堂开始热闹起来,前来用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他们拿着托盘、排队夹菜、称重结算,现场秩序井然。这里干净的环境、专业的服务、美味的膳食……收获社区长者的好评。
市民 石昭雄:我基本每天过来吃一餐,这里又有优惠,(菜品)质量也好,方便家庭,我们夫妻不用在家煮得很麻烦,(在家)吃不到几样菜,来这里想吃什么菜就夹什么菜,菜色多,丰俭由人,经济实惠,环境很好。
枫溪镇长者食堂运营督导 郑滨:华姐餐饮(南国店)为老人们准备了每餐40个菜品,包括我们会选择一些老人容易入口、容易消化的(食材),比如南瓜、豆腐之类的菜品,每道菜上来都是热乎乎的,老人家都很喜欢,我们也有专人引导老人就座,优先把老人安排在一楼,卫生间也有设置扶手之类的,都是一些适老化设备。
枫溪镇长者食堂自2024年5月中旬开始运营,采取“餐饮企业+助餐专区”的模式,在辖区餐饮店开设老年人就餐专区,不仅为长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更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用餐环境的整洁舒适,确保长者吃得放心、吃得舒心。
枫溪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 林洁虹:华姐快餐是一家连锁餐饮企业,他们有自己的食材供应链,对旗下餐厅的食材能做到可溯源,从源头上确保了长者食堂食材的“安全性”。我镇长者食堂采取的是“自选+称重”的模式,长者到长者食堂就餐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跟饭量选取食物,避免浪费,更具人性化。店内设置有“长者专座”,并对店内部分用餐区域、洗手间等进行“适老化”改造,为长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就餐环境,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长者通过我们的审核,陆续到店进行用餐。
在沙溪镇,历经五个月的精心筹备和改造,位于该镇敬老院的长者食堂迎来焕新升级。沙溪镇在助餐环境的设计上充分考虑长者的需求,配置适老化桌椅、不锈钢餐具、消毒碗柜、无障碍通道等,致力打造一个环境舒适、服务周到的就餐场所,为长者们开启幸福养老“食”光。
沙溪镇长者食堂负责人 陈汉奕 :(沙溪镇长者食堂)开业期间得到了周边长者的喜欢,但是由于原来这里的设施比较老旧,地上也坑坑洼洼的,所以来吃饭的老人越来越少,到后来只有十来人。最后经过多方协商和筹措,准备了70多万元的专款对长者食堂进行改造提升,这里面所有的房间和地面全部铺设地砖,上面专门做了一个透光雨棚,食堂改造后增加了空调。现在我们围绕开展服务这方面还增加了在线订餐,(老人)自己会的话可以自己订,不会的话可以让子女手机下单,然后送到家里。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长者食堂16家,运营模式多样化,主要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社区食堂+长者食堂”“餐饮企业+助餐专区”“社会组织+长者食堂”等四种类型,累计服务长者约6.29万人次。在定价方面,我区“长者食堂”对具有潮安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落实用餐补贴,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状况的长者实施差异化用餐补助,每人每天最多可享1餐的补贴,让老年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餐饮服务,更体现了其公益底色。
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股股长 柯妍虹:早餐资助标准:60周岁以上长者补助3元;午餐和晚餐按对象类型用餐分别实行三种不同标准给予资助:60周岁以上长者补助3元、60周岁以上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补助5元、60周岁以上特困对象和85周岁以上老人补助10元。
“长者食堂”是解决三餐的民生站点,是基层治理温度的生动注脚,在这方小小饭堂蒸腾的烟火气里,潮安正在让“老有所养”的承诺逐渐成为现实景象。接下来,我区将继续推进“长者食堂”建设,致力于解决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实现“长者食堂”区域全覆盖。
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股股长 柯妍虹:我区将计划实现一镇至少一家长者饭堂,同时充分利用社工、村(社区)两委干部及志愿者力量加强老年助餐服务政策宣传,探索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置配餐点,全面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