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来关注东凤镇芡实产业发展的情况。尽管芡实种植让东凤农民普遍受惠,但受传统耕作模式影响,眼下东凤镇芡实产业发展依然存在散、小状态,产品开发利用程度和产业附加值仍旧低下。
夏季来高温、多雨天气使得芡实产量有所减少。
芡实种植户:我们种植芡实就是靠天气,天气不好的话肯定收成少。高温时芡实长得个头小,收成少。万物生长靠太阳,下一两个月的雨,收成肯定不好。最近又一直高温,质量都不太行。
芡实种植户:(记者:一天大概能收多少芡实?)这个没办法说,多的话,一天二十多斤,少的话,一天几斤而已。天气太热的话,芡实收成就少。
除了无法控制的天气因素,制约芡实产业发展的还有市场和销售渠道。以新鲜食用为主的东凤芡实基本都是靠种植户自产自销,销售渠道以熟人介绍为主。
芡实种植户:以前村里也有农户在收,现在主要就是网商,珠三角,广州 汕头、潮州一些人来网购,主要是熟人在网上下单,给他们包邮寄过去。
广东佳达食品有限公司经理 李泳龙:我们这个传统的芡实产业有一个比较大的缺点,就是种植非常分散,各自“作战”,导致“东凤芡实”这个品牌没办法集中规范地进行推广。
就目前来看,由于东凤芡实产区小、产量少,难以满足精深加工的需求,作为药食同源的两用植物,芡实的产业附加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东凤镇积极探索扩大芡实种植规模的途径,多措并举推动简单粗放的芡实种植生产模式升级转变。该镇选取广东佳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芡实深加工实施主体,积极构建集标准化种植、科技研发、深加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建立起市场带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形成富农“新引擎”,助推乡村振兴。
东凤镇农业农村办主任 陈伟忠:我们镇一直非常重视芡实产业,去年有申请市级芡实现代产业园,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的方式,推进芡实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包括以后在品牌打造上做一个推进,使东凤芡实在以后的产值、规模上有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