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龙湖镇后郭村:帮扶协作助发展 “内外兼修”催蝶变

时间:2023-04-10 20:26:22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人居环境舒适宜人、产业动能强劲有力……初春的龙湖镇后郭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自进驻以来,始终坚持与当地干群携手奋战,积极推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助力后郭村“内外兼修”实现蝶变。

阳光倾泻,树影斑驳,两座由特殊钢结构玻璃墙建造而成的阳光书屋在田野里格外醒目。推门入内,干净的地面、整齐摆放的图书以及木质桌椅看起来温馨典雅。适逢假期,谢女士特意带着孩子来到后郭村体验乡村阳光书屋,享受亲子阅读时光。

游客 谢女士:最近看到朋友圈很多人在发(这个阳光书屋),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带孩子过来看书体验一下。周边环境、空气非常好,觉得他们村里建造这样一个书屋对村里孩子来说也是(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阳光书屋的打造不仅为后郭村增加了一个吸引游客游玩的网红打卡点,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据了解,阳光书屋内的图书皆由潮州市图书馆提供,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名著等各类书籍1万多册。

后郭村干部 郭锦明:这个阳光书屋是潮州市第一个与潮州市图书馆通借通还的农村书屋,日常的运营管理由我们村社工站负责的

除了建设明亮舒适的阳光书屋外,工作队还积极推进村史馆、党建文化广场等多个民生项目的建设。谈起村里环境和设施条件的变化,村民们满脸笑容,连连夸赞。

后郭村村民 许女士:前面这里原来没有水泥路的,是一条臭水沟,味道很难闻。从(中山对口)帮扶队来以后改造成水泥路,休闲也很方便。现在这个生活很悠闲,早上早一点起来可以去跑步,约上朋友打一下羽毛球,真的很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作为远近闻名的“木雕工艺之乡”,后郭村大约有300名从业艺人,依托“木雕村”的产业特色优势,工作队因地制宜打造木雕一条街、建设木雕陈列馆,创新“研学+”模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郭少俊木雕艺术馆副馆长 郭奕辉:中山对口帮扶(工作队)进驻以后,对我们的木雕产业发展也提出新的建议。比如接下来通过工作队和镇委、村两委的共同配合,(打造)研学路线,把现有产业状态活化起来,让我们有更大的发挥平台。

近年来,后郭村淮山产业的发展持续向好。工作队进驻后,不断改良淮山种植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淮山往预制菜和休闲食品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后郭村第一书记 许俊华一方面我们跟龙湖当地的预制菜企业开发了十款左右的淮山预制菜,还有一个方向我们是跟广东扬航食品有限公司开发淮山类的休闲食品,像淮山绿豆爽等。

农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后郭村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如今,该村还成为我区新晋“网红打卡点”,人流量的增加也为乡村的发展带来愈来愈多的可能性。但古语有云:“创业易守成难”,如何让“网红村”成为“常红村”?这是工作队和后郭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队长 童坚:“网红村”如果没有新的亮点可能慢慢就销声匿迹了。为了促使“网红村”变成“常红村”,我们前段时间联系了珠海一家企业,它是专门做研学的,下一步的话,它会协助村两委干部还有乡贤把整个村运营好,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中山火炬开发区组团驻龙湖镇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后郭村第一书记 许俊华:我们现在是计划成立青年文创联盟,把有创意的年轻人聚集起来,围绕非遗木雕、研学,打造研学游、乡村游,带动年轻人创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主办: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政府
管理维护:潮州市潮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17111900号-1 粤公网安备44510202000107
网站标识码 4451030014
版权所有 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