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灯笼挂起来 美好祝福传万家
潮汕地区有“正月点灯笼”的习俗,不少人家会在自家大门口挂上大红灯笼,营造团圆喜庆氛围,祈求来年生活红红火火。每年春节前后,龙湖镇湖边村灯笼制作世家林俊平一家就会特别忙碌,赶着制作各式各样的油纸灯笼,满足市场需求。
走进林俊平家,他和妻子、儿媳妇正忙着制作油纸灯笼。林俊平告诉我们,在潮汕方言中,“灯”与“丁”,“竹”与“德”同音,竹子做的灯笼寓意着“财丁兴旺”、“德泽绵长”,因此用竹子编制的油纸灯笼深受潮人喜爱。
油纸灯笼传承人林俊平:油纸灯笼目前的销售情况是不错的,就我的销售量一年要卖3千多对,目前全国各地都要用到,东南亚所有有潮人的地方都要用到这个,特别我们(潮汕)前前后后这个灯笼人家建新房子、结婚、生男孩都要用到。
油纸灯笼高高挂,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传达着灯笼艺人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坚守传承与创新。传统的油纸灯笼主要为圆形灯笼和冬瓜形灯笼,而创新的葫芦灯、角灯等款式则多用于摆设装饰。
油纸灯笼传承人林俊平:灯笼按我家做的就有二十多款,人家需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一般新房子就挂圆的,挂在门楼处,个个新房子建好就要挂这个。长的就是人们结婚希望生男孩就挂长的冬瓜形。葫芦灯、角灯是人家用来摆设的。
油纸灯笼的制作,不仅需要手艺人将技法谙熟于心,而且各个步骤也有着特定的要求。
油纸灯笼传承人林俊平:灯笼最重要在于起头,开头做得好,整支灯笼做好了才会好看。(贴纸)糊和纸要刷得均匀,写上字才漂亮。
编制好的油纸灯笼,会大大地写上主人家的姓氏,而在另一面用小一点的字体写着“财丁兴旺”或者其它祝福语。节日期间,大红的字体在腊黄色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喜庆。正月里油纸灯笼需求较大,林俊平家几乎每天都在赶工,忙着编制灯笼胚。
林俊平儿媳:在春节,各家各户门顶挂上灯笼,代表合家团圆,追求红红火火生活的这种美好愿望。
林俊平妻子:从初二就做,一天都要十几个钟头。从早上6点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人家喜欢,(我们做)就有兴趣,做得比较开心。
油纸灯笼的制作虽然繁琐费时,但作为一门家传的谋生手艺,林家后人还是十分珍惜和重视,也希望能通过传承和创新,将潮文化发扬光大,留住乡愁留住根。
林俊平儿媳:从我结婚过来,看到我爸我妈做,觉得有兴趣,毕竟是传统的技艺,我就想着来学,学习后把这个技艺发扬下去,继承下去。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做为年轻人还是要点创新的,做到发扬好创新好,希望能这样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