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镇西林村:潮安红色革命根据地 党史学习教育新平台

2021-07-07
来源:潮安广播电视台
【浏览字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位于桑浦山麓的沙溪镇西林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办农会、建武装、打土豪,支援“八一”南昌起义军,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谱写出潮安大地一段热血沸腾的红色革命史。今天,让我们一起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时光重回1922年10月的西林村,村民孙戊昌、孙清强等响应革命号召,在紫来轩书斋秘密组建潮安最早建立、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运动组织——西林农界救国联合会。1923年,随着彭湃同志来到潮安指导农民运动,西林农界救国联合会改称为西林农会。

乡贤 原市委党校教育长 孙培存:西林农会建立起来后,带动周边乡村的农界农会的创立,先后有内池、棋盘四古社农会,还有高厝洋农会,还有前陇农会,等等,迅速建立起农民的组织,农会建立起来后,不久就吸引了20多户铺农作为骨干,农会非常快增加到800多人,并且建立起一千多人的西林农民自卫军。

1925年3月和9月,国民革命军东征军两次进驻潮州。周恩来同志两次来到西林紫来轩指导革命斗争。也正是周恩来同志两次深入桑浦山麓所播撒下的革命火种,使沙溪、金石一带在西林农会党员骨干的基础上,建立了党支部,在乡村革命斗争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孙戊昌的孙子 孙锐群:当时东征军的指挥,我党领导人周恩来二次来紫来轩,44岁的祖父,同孙木乾、孙应釆,荣幸受到周恩来同志的接见,使他们懂得了团结贫下中农建立基层党组织发挥堡垒战斗作用。

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孙培存:正是由于西林农会建立和农民武装的建立,特别是周恩来两次来紫来轩指导农会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后,西林农会如虎添翼,桑埔山革命根据地迅速形成,为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占领潮州,西林村积极策应支援。为策应广州起义,潮安县委在鹳巢车站组织截击从汕头开往潮安的国民党军用列车,当时东莆区赤卫队积极参战。1928年10月,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独立二团转移到上西林村刚克公祠。1933年6至8月,潮安工农革命军在中国工农红军东江独立师第二团第三连的驰援下,夺得桑浦山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了桑浦山革命根据地。

从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到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从不屈不挠参加抗日武装活动到积极投身潮汕解放事业,西林村人民的革命斗争历程,是沙溪镇、潮安区,乃至整个潮州市的宝贵红色文化遗产。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市委党校将革命遗址刚克公祠开辟为“桑浦山革命斗争史资料展览”点,将其作为潮州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更好地追忆峥嵘岁月,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上西林村教育基金会会长 孙坚雄:村教育基金会,研究决定同村总支部共同承办桑埔山革命斗争史展览馆,让红色基因激发美丽乡村的积极性,邀请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乡贤孙培存高级讲师整理大量史料,发动乡村捐赠革命相片,收藏遗物,请乡贤画家绘画。

乡贤孙荣发:顺舟老师创造书法——永思堂,(我的)学生国家级青年书法家孙永辉撰写对联,表达对先辈敬仰之情,我的同学孙辉生和乡贤孙壁龙,包括我本人,创作钢笔淡彩,水彩油画,表达对先贤敬仰之情,先烈们在革命战争中都献出了宝贵生命,作为后辈,用绘画形式表达一种尊敬,使他们英雄形象能让后人纪念,体现英雄风采。

“永光先德承先烈,思报宗功裕后昆”,经过四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办,“桑浦山革命斗争史资料展览”于6月底在西林村革命遗址刚克公祠成功揭牌。展览以大量的史料、史实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村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激励广大干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前行!

孙戊昌的孙子 孙锐群:我们作为烈士的后代一定会继承先烈的遗志,不忘党恩,跟党走,开创新局。

上西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孙伟鹏:我们西林村革命前辈为争取自由和解放,在很早就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他们是我们村的骄傲,我们要讲好他们的红色故事,发扬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努力奋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