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千米寻茗 古茶树百年流香
——《凤凰古茶树:产业之基文化之脉》系列报道之一
凤凰古茶树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自然演变的见证者,具有重要的文化、科研等价值。近年来,各级有关部门和农科机构不断探索古茶树的科学保护与开发之路,让古茶树基因代代传承下去。今晚起,本台推出《凤凰古茶树:产业之基文化之脉》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茶树繁茂的凤凰镇是单丛茶的发源地,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古茶树数量之多、集中分布面积之大更是国内罕见。今天,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探访这些有着百年树龄的古茶树。
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在海拔约1000米的大庵古茶树园中,1000多亩古茶树连片生长,甚是壮观。这其中最为古老的莫过于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近600年的“大庵宋种”,它是乌岽山原老宋茶的自然杂交后代,产出的茶叶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大庵宋种”管理人 黄宝国:这棵宋种专家评估大约是六百多年,它的香型是黄枝香型,树幅宽度有七八米左右,高度八米左右,从单丛质量来说也是好的,是大家都公认的。
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大庵宋种”依旧傲然挺拔,枝繁叶茂。目前,它仍是凤凰山冠幅最大、单株采摘产量最高的大庵宋种母树,每年产量大概是14至15斤毛茶叶。
“大庵宋种”管理人 黄宝国:正常的话,这棵茶树开采时间在每年农历谷雨前后//开采当天大概有20多个工人,大概需要2-3个小时才能摘完。
除广为人知的大庵古茶树园外,在乌岽山凤溪字茅村的茶园深处还遗存不少古茶树。眼前这棵古茶树树高约四米,虽不及“大庵宋种”那般枝干粗壮,但依旧苍翠茂盛,年年吐新蕊,仍在采摘利用。
茶农:这棵古茶树叫做蜜兰香,它是从我爷爷那一代种的,到现在有一百多年,具体多少年我也不是很清楚,轮到我这里已经第三代人,这棵古茶树春茶大概有两斤八两毛茶左右。
古人种茶树不拘于行距,或植于房前屋后,或分布在山石陡坡之间,任其自由伸展。在乌岽山近八百米处的半坡上,生长着一棵枝桠遒劲、枝叶肥硕的茶树,斑驳的树皮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茶农:这棵树大概有四百年的历史,属于水仙系,就目前来看,这棵茶树大概能摘五斤,五斤干茶。
凤凰镇种茶历史由来已久,从南宋末年开始至今已有700多年,其单丛茶资源仍保持原生态的历史原貌,这里的古茶树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之国宝,是世界罕见的优稀茶树资源”。
潮州市茶农协会会长 魏继业:古茶树不单是经济价值、经济效益,它最大的价值是文化价值,为什么呢?因为一棵古茶树是要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沉淀,古茶树不单是潮州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的国宝,这个不是经济能够衡量的。
茶不争高,争的是年深日久。据最新编修的《凤凰单丛茶古茶树丛谱》统计,凤凰山现存200年以上的古茶树有4682株,其中大庵古茶树茶园与乌岽村形成的万亩连片古树资源保护区,是广东独有、世界稀有的栽培型单丛古茶树资源宝库。
凤凰镇副镇长 张翔:凤凰镇现有百年以上古茶树15000多株,两百年以上古茶树4600多株,主要分布在乌岽村和凤西村,年产茶叶近5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