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 盛夏始 谨防高温中暑
2023-07-07
来源: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16时31分,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即将来临。高温来袭如何预防中暑?中暑后又该如何处理?我们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中暑,指的是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人体产热大于散热,进而引发脱水、高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的急性疾病。俗话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高温天气下,预防中暑显得尤为重要。医生提醒,夏季高温外出时要做好遮阳防晒,尽量身着浅色衣服,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大量出汗后,需及时补充含有电解质的水分,但切忌大口灌冷饮,以避免导致血管痉挛。
区人民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郭泽楷:建议清淡饮食,如果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抽烟喝酒,容易导致湿热体质,更容易发生中暑;可以随身携带解暑药,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医生介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类型,轻则出现头晕、头痛、口渴、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症状,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抽搐、昏厥,严重时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出现心慌、头晕、口干舌燥等先兆中暑情况时,市民要注意识别,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若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则需要及时就医。
区人民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郭泽楷:出现中暑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袖、领口,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加速降温,同时用风扇、空调降低环境的温度,辅助患者多饮水。如果患者症状加重,如高热、昏迷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