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阳:以传统为根 让手拉朱泥壶开出“新潮”花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溪手拉朱泥壶技艺承载着匠人们世代相传的智慧与匠心。黄明阳,一位深耕手拉朱泥壶领域二十余载的匠人,以传统为根、以创新为翼,凭借“传统根基 + 现代美学 + 雕塑技法”的独特密钥,为手拉朱泥壶技艺注入鲜活的时代活力。
走进黄明阳的工作室,一股质朴而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黄明阳俯身坐在转盘前,专注地进行着手拉壶制作。只见他双手轻柔而熟练地操控着泥团,随着转盘的缓缓转动,泥团在他手中渐渐化成壶身的模样。
广东省工艺美术师 润木堂负责人 黄明阳:002目前是拉坯的制作过程,这块土前一天我会让它内外硬软一致,拉起来更顺。我1999年从陶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陶瓷设计、制作和手拉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之前一直做的是老一辈经典的壶型、技法,到去年,我用自己之前‖雕塑的手艺,结合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手法,加上现代美学知识,这几年创作了一些新的作品。
在黄明阳的作品陈列架上,《知足》《蝶舞》等创新之作引人注目。作品《知足》巧妙地将“竹”的文化寓意与潮汕方言中蝉的别称“知了”相结合,赋予作品吉祥如意的美好含义,让一件日常茶具成为承载潮汕智慧与文化的独特载体。获得省级金奖的作品《蝶舞》采用朱砂泥为泥料,线条简约而富有活力,传递出青春气息,生动展现了蝴蝶翩翩起舞的美感。
广东省工艺美术师 润木堂负责人 黄明阳:蝶舞有一种青春活力的感觉,翩翩起舞的线条美,线条简约,活力。前两年参加过省级的评奖,获得了领导的认可,授予了金奖。比赛的好处就是走出去外面和同行、同辈、前辈学习,多看别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技法和知识,结合自己拥有的东西,让自己的手拉壶有更好的线条感。
二十余载匠心坚守,黄明阳在手拉壶制作之路上,始终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木上稳健前行。他将雕塑专业积累的立体塑造能力,巧妙地融入到手拉壶制作中,不断地学习、思考,提升美学修养,提高创作水平,让经典壶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广东省工艺美术师 润木堂负责人 黄明阳:手拉壶本身是家庭的日常用品,用起来的舒适度、外观、寓意、设计理念都是相结合的。现在这些手稿,2023年的《蝶舞》,我是去年才做的,设计后都是要反复修改,这些是草稿,这个是去年设计的,还没有做,期待今年新品出来。接下来我的壶的方面创作理念就是,将我之前所学的专业知识、雕塑的技艺,再结合老一辈的经典技艺,加以改进,结合现实生活,做出年轻人、百姓喜爱的东西。多参加一些校园的活动,外界公益的活动,把手拉壶的技艺展示和传承给更多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