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糯米穿春衣 五月端午栀香溢

2021-06-14
来源:潮安广播电视台
【浏览字体: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咱们潮汕地区的粽子除了“内涵”丰富的双拼肉粽之外,还有一种软糯清香的碱水粽——栀粽,相信不少人都吃过,但是它是怎么制作而成的,也许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今天,大家就跟着我们一起走近潮汕粽子中的栀粽,用镜头共享美食的生成之道。

栀粽因用料中用到“栀子”而得名,其制作工序颇为考究,想制作出质量高、口感好的栀粽,第一步就是选好栀子和糯米粉。

陈桂福:栀子我们就要选取成熟和大颗的,锤烂之后就下锅煮;选择面粉时,要看糯米粉干不干,不干的,就会出现杂质,干的做出来就比较亮,漂亮。

栀水作为栀粽的灵魂,不仅塑造了其独特的外观,更是它奇妙味道的来源。精选的栀子锤烂后加水进行熬煮,再经过反复的过滤和一夜的沉淀,才能得到清澈透亮、黄橙橙的栀水。

陈桂福:熬出来就是这样,水很浑浊,要过滤干净,本来栀子就有苦味,如果不过滤干净,做出粽子就会有苦味。

将栀水和配比好的糯米浆入锅蒸煮,是栀粽制作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考验制作者技术和经验的过程。材料一旦进锅,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翻面搅拌,以防糯米沾底。有经验丰富的煮粽行家,能根据搅拌时的阻力判断粽糕的火候和成形度,从而调整温度和搅拌速度。

陈桂福:搅拌的过程不能停,不然就会粘锅,搅拌的过程要感受里面的干湿度,不然就会过火。

东凤镇内畔村的陈树周一家,传承延续制作栀粽的手艺已有三代之久,制出的粽糕软糯香甜,深受村民的喜爱。每年端午节前夕,只要陈树周将刚煮熟的粽糕端出巷口晾晒,附近的村民便会寻香而来,争相买上一些金黄软糯、栀香四溢的应节美食。

陈树周:我18岁就继承我爸的手艺,今年已经70岁了,现在用煤气,火力大,晚上直接用三个炉子做,每年做的栀粽大约有3000斤,都不够卖。

村民:我们住在附近,他家的粽子很好吃,是祖传的,公认他们家好吃。

村民: 他从他爷爷做到现在,我们住在附近的都来他这里买,梅溪,庵埠那里的人都来这里买,质量比较好,味道也好。

现如今,陈树周的儿子陈桂福开始接过父亲手中的搅棍,成了每年制作栀粽的助力。他告诉记者,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能取代粽子的食物料理多不胜数,但对于潮汕人来说,在端午节吃上一个粽球,仍是一种情怀和寄托。他们一家也想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为父老乡亲们作出最有家乡味道的栀粽。

陈树周:村里大家都公认我的栀粽好吃,还是要继续坚持做,有一年停了,村里人都来找。

陈桂福:传统的东西别人不做,我们就要来继承,把它传承下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