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溪镇:优化营商“软环境” 增强镇域发展“硬实力”
营商环境一直是镇域发展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枫溪镇始终紧盯企业需求,从破解企业成本难题、引导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党建引领做精服务等方面着手,多措并举为企业发展减“忧”,让更多高质量的企业和项目在枫溪落地生金。
近年来,受天然气价格迅速上涨、机器单位能耗高等因素影响,陶瓷企业经营成本大幅提高,产区竞争优势也逐渐弱化。面对这一发展瓶颈,枫溪镇主动靠前,向企业推介由枫溪索力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节能技术达到世界同类窑炉领先水平的“SLD系列小长宽比节能燃气隧道窑”,助力企业节能减损。目前已有80多家企业升级置换节能窑炉,每年节约超40%的燃气成本。
索力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俊平:过去传统的隧道窑,窑车出来的时候,(机器后端)温度非常高,这些热量全部从燃气来的,它带出来的热量非常多、浪费非常多,所以现在是控制到窑车出来的产品几乎是常温,那么这样一来,热能就能充分利用,(另外)从燃烧控制的角度(来看),在开大开小的时候,燃烧状态不变,确保空气和燃气的比例始终处在稳定状态,那么燃烧的热效率就更高,一方面提高效率,一方面减少损失,就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除了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枫溪镇还紧紧把握住“培育新质生产力”这一发展新引擎,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高效的供应链仓配网络服务开展培训指导,积极扶持企业设立自主研发中心,为企业技术革新、智能化转型提供新思路,协助企业申报博士工作站,推动高端人才、高端项目向企业集聚。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 倪成林:在新材料方面,我们有两项项目——“抗菌陶瓷”和“硅质瓷”项目通过了技术鉴定,均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比如说自然制造方面,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六条日产3万个陶瓷杯的自动化生产线,(政府)大概提供了200多万元的补助。在新材料方面,也得益于政府搭建的平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引进了不少的专家。
才尽“企”用,也是优化营商环境重要的一环。枫溪镇着力构建人才发展生态圈,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举办人才培养座谈会、鼓励企业员工评职评奖等方式,吸引优质、专精人才到本地企业工作,同时在就业、落户、子女入学等多方面为外来优秀人才提供政策支持,用心用情服务人才,加快实现人才环境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
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负责人 粱丽萍:目前企业在人才引进和留存方面有两个瓶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会给到比较多的支持,比如说渠道的拓展,目前政府也会推动校企的产教融合或者校企合作的机会,增大了人才供应的渠道,而且也会针对一线的技能工种,跟外地劳务协作单位进行合作,包括说线上线下、落实到乡镇的招聘季活动也比较多,拓展了人才供应的渠道。针对高精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也会有很多政策引进的补贴,鼓励企业去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或者职业资格认定。
据了解,今年以来,枫溪镇坚持党建引领助企服务,一方面,投入350万元、调配21名优秀业务骨干组建成“便民服务中心”,顺利实现了207项政务服务事项的进驻,并取得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权限下放;另一方面,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都实行上门服务,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企业问题,提高营商环境满意率。
潮州市雅然陶瓷工艺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先然:作为当地企业,枫溪改镇后我们感受到,创新了政务服务方式,企业的获得感也日益增强。比如枫溪镇打造的便民服务中心,让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集中办理各项事务,比以前更加高效便捷。各级干部主动走访企业,与我们促膝交谈行业的情况,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惠企政策的指导。为企业举办跨境电商培训班,帮助我们抢抓国际市场的机遇,加强企业电商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壮大跨境电商的新业态模式。
枫溪镇工科办副主任 谢长东:接下来,枫溪镇政府将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中国瓷都陶瓷精品镇,努力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将持续推进“陶瓷+文化”、“陶瓷+旅游”,不断提高人工智能AI、新型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陶瓷产业的应用,努力推动陶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