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司法局“四向”发力打出“组合拳”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2019-12-09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近期,我局紧扣“公共法律服务伴我行”主题,找准四个着力点,精准发力打出“组合拳”,推进潮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法律需求,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一、覆盖面发力,服务网络纵横交织

  实体、网络平台“融合发展”,线上入驻广东法律服务网,线下纵向贯穿区、镇、村三级实体平台,采取窗口化、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社会治理末端延伸落地,潮安城乡全覆盖,破除发展不均衡难题,消除群众距离感,打造“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圈。

       WPS图片-拼图(1).png

  打造示范性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个、示范性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5个,实现人员配置合理、制度上墙公示、标识统一规范、联系指引清晰;选取部分场地空间大、建设条件优的村(居),独立划分功能区,投入法治图书架等硬件设施,方便群众随时咨询和取阅资料,树立功能齐、设备全、服务佳的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室“标杆”,以点带面推进村级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

  二、供给侧发力,法律需求一“网”打尽

  将无形的法律服务具化为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服务流程,实现供给侧资源配置优化整合,构建“律师、公证、法援、普法、调解”五位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群众办事咨询“只进一扇门”。促进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引导调委会、妇联、社工等力量参与,法律人才前移一线,将法律顾问纳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推动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优质资源有效下沉;简政放权,将法律援助初审权下放公共法律服务站,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减证便民实现“最多跑一次”,破除收集证明材料难、周期长等服务痛点;派发调查问卷获取群众认知度和满意率的反馈,探索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朝着多元化、优质化、个性化方向建设,服务事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三、辐射面发力,唱响服务品牌效应

  “潮安司法在身边,公共法律服务伴我行”主题宣传活动巡回下基层,面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律师服务、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现场发放法治礼品和宣传资料,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

  微信图片_20191122111022.jpg

  编印《公共法律服务指南》,内容涵盖区、镇、村三级实体平台地址、电话,热线和网络平台简介,法律服务类别、申请程序及所需资料等,让群众求法有道、求助有门

  四、多领域发力,倾斜资源惠企便民

  拓展公共法律服务民生领域,推动优质法律资源向贫困户、农民工、流动人口、残障人士、青少年学生等弱势群体倾斜。开通“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为农民工、残障人士、低保困难户等特殊群体降低法援准入门槛、减免公证费用;延伸校园组建金石塔下小学“普法先锋队”,在每个班选取一名先锋”带领同班同学一起学习法律知识,共同提升法治素养;司法行政法治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省定贫困村法律顾问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体检,把好政策关、法律关,如归湖镇狮峰村法律顾问参与白鹭湖鱼塘承包项目的合同拟制、审查,走访贫困户了解法律需求,建立档案定期跟踪,日常送法律上门释民惑、送服务到户解民忧,帮助贫困户申请补领法律文书、变更出生证登记等。

  initpintu_副本.jpg

  护航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开展“百名律师进百企、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行动送法进企业,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把脉问诊”,把控经营过程的法律风险,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设立潮州市安徽商会、潮安区不锈钢行业协会、古巷镇陶瓷协会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促进涉企矛盾处理在内部、化解在萌芽;为民营企业依法维权提供公证支撑,如潮州市潮安区某制品厂经理林某声称一直在使用的注册商标突然被以连续三年不使用为由申请撤销注册,希望申请保全证据公证,在该厂没有库存产品得以证明的情况下,潮安公证处建议由向该厂购买过注册商标产品的零售商曾某协助林某提供证据,通过保全曾某淘宝店的该产品销售记录并出具网页保全证据公证书,证明林某的注册商标属于使用状态,从而驳回了注册商标撤销申请。

  微信图片_20191209160146.png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