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服务标准(二)
4.4.1.1呼叫建立时延:见表1(暂定)
统计值 国内(ms) 国际通信国内部分(ms) 国际(ms)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平均 2000+2X 2600+2X 1000+2X 1600+2X 250 1600 95%概率值 2700+2X 3100+2X 1500+2X 2100+2X 250 1800 注:1.95%概率值意味着有95%的呼叫建立延迟值低于该值。 2.国内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陆地连接; .国内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具有一跳卫星电路的连接,或是经过一个或多个 国内转接网络段的连接。 .国际A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一个直接陆地网间电路的连接。 .国际B连接类型的特性是经过两跳卫星电路和一个转接网络段,或一跳卫 星电路和多个转接网络段的连接。 3.X=400/R,R为数据信号传送速率,以kbit/s计。 4.表中数据以下列条件为基础 .基本呼叫,未使用ITU-T建议X.25规定的任何任选用户设施,而且没有发 送任何呼叫用户数据; .在规定的连接部分外的实体的数据链路层窗口是开放的,流量不受制; .传送每个呼叫建立分组通过电路要涉及传输25个八位组。
虚连接的呼叫建立时延是指一个用户自发送“呼叫请求”分组之后至从网络接收到“呼
叫连接”分组之间所经过的时延,表1给出呼叫建立时延的统计参考值。表中X值见表2。
R(kbit/s) X(ms) 2.4 167 4.8 84 9.6 42 48.0 9 64.0 7
4.4.1.2数据分组传输时延:见表3
统计值 国内(ms) 国际通信国内部分(ms) 国际(ms)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平均 700+2Y 1000+2Y 350+2Y 650+2Y 215 950 95%概率值 950+2Y 1250+2Y 525+2Y 825+2Y 215 1125 注:1.平均值是预期的数据分组传送时延分布值,不包括超过规定的最大数据传送 延迟的数值,95%概率值意味着有95%的数据分组传送延迟值低于该值。 2.A和B虚连类型与表1相同。 3.表中数据以下列条件为基础: 用户数据字段的长度为128个八位组,传送一个数据分组,接入电路段要传输 136个八位组; 在规定的连接部分的接收DTE侧的数据链路和分组层的窗口是开放的 。
数据分组传输时延是指从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进入网络的源节点开始,到该分组的
第一比特离开终点节点的时间,表3给出分组传输时延的统计参考值,表中Y值见表4。
R(kbit/s) Y(ms) 2.4 453 4.8 227 9.6 113 48.0 23 64.0 20 注:R为数据信号传送速率,以kbit/s计
4.4.1.3虚连接的吞吐量:见表5
统计值 国内(bit/s) 国际(bit/s) A类型 B类型 A类型 B类型 平均 3500 2400 2000 2000 95%概率值 2400 2000 1800 1800 注:1.平均值是预期的吞吐量分布值。95%概率值意味着95%的吞吐量测量值高于该值。 2.A、B连接类型与表1相同。 3.表中数据以下列条件为基础; .接入电路段中无其他业务量,接入电路段使用9600bit/s传输速率; .用户数据字段长度为128个八位组,请求的吞吐量等级相当; .接入电路段的分组窗口大小为2,数据链路层的窗口大小为7; .不使用D比特,D=0; .这些数值可用于任何传送方向; .在测量期间不存在不可用性,设备复原或过早断开; .吞吐量的取样值为200个分组或2分钟。
虚连接的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一个连接段成功传送(不包括丢失、
额外增加和比特差错)用户数据的比特数,表5给出虚连接吞吐量的统计参考值。
4.4.1.4来去呼叫接通率:≥95%
来去呼叫接通率指呼叫接通总数与呼叫总数的百分比(不考虑被叫终端未开机)。
4.4.1.5网络的可用性:为99.99%(暂定)
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端到端全网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占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4.4.1.6计费差错率:≤10-5(暂定)
计费差错率指出现计费差错的概率。
4.4.2帧中继业务
4.4.2.1帧传输时延(FTD):待定
帧传输时延是指用户终端之间通过帧中继网传送信息所需时间。
4.4.2.2帧丢失率(FLR):待定
帧丢失率是指丢失的用户信息帧占所有发送帧的比率。
帧丢失率按照用户信息传送速率是否超过约定的信息速率(CIR),分为超过的顾丢失
率(FLRE)和约定的帧丢失率(FLRC)两种。
4.4.2.3残余错帧率(RFER):待定
CRC校验正确,但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字段内有一个或几个比特错误的帧为残余错帧。
残余错帧率是指残余错帧占所有接收帧的比率。
4.4.2.4网络可用性:为99.99%(暂定)
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端到瑞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占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4.4.3数字数据业务(DDN)
4.4.3.3.瑞端到端数据传输比特差错率
(1)国际电路连接:传输比特差错率≤1*10-6。
国际电路连接是指用户/网络接口和DDN国际节点/国际电路接口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
通路。
(2)国内电路连接:传输比特差错率≤1*10-6。
国内电路连接是指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通路。
4.4.3.2端到端数据传输时间:
(1)对64kbit/s的专用电路:≤40ms
(2)对2Mbit/s的专用电路:待定。
(3)若在上述(1)和(2)中每加入一跳卫星电路,需在上列值中另加传输时间300ms。
端到端DDN数据传输时间是指端到端单方向的数据传输时间。
4.4.3.3网络可用性:为99.99%(暂定)
网络的可用性是指端到端全网能提供无故障服务的时间占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4.4.4因特网接入业务
4.4.4.1接入服务器忙时接通率:≥390%(暂定)
忙时接通率指按人服务器忙时接通次数与忙时拨号总次数之比。
4.4.4.2本地用户接入认证平均响应时间:≤15秒
本地用户接人认证平均响应时间是从用户提交完账号和口令起。到接人服务器完成认证
返回响应止的时间。
4.4.4.3接入服务器认证成功率:99.99%(暂定)
接入服务器认证成功率是在用户输入账号、口令无误情况下的认证成功率。
4.5租用电路通信质量指标
4.5.1话音频带租用电路
音频租用电路运用于电话及非电话业务(例如数据传输)。对用于非电话业务,其性能
有:标称总衰减衰减失真群时延失真总衰减随时间变化随机噪声脉冲噪声相应科前总失真单
音干扰频率偏差谐波和交调失真
根据租用者对带宽的不同要求分别达到国际
GB11053“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或
GB11054“基本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
用于电话业务的租用电路的性能应达到“4.1固定电话通信质量指标”中规定的传输特
性。
4.5.2数字数据网租用通道:见4.4.3数字数据网通信质量指标
4.5.3同步数字租用电路
同步数字租用电路(可向用户提供2Mbit/ S直至
2.5Gbit/s的速率)是由网络终端设备(NTE)问的SDH传输路径所组成。网络终端设备可以
是简单的连接器或很复杂的设备。租用电路可以由多于一个网络运营者提供的电路段组成。
由一个服务提供者负责,它与各网络运营者协商分配通道和划分责任段落。
数字租用电路的网络性能主要包括差错性能、时延性能、可用性性能、定时和网络同步。
4.5.3.1差错性能:应达到原邮电部标YDN-026“SDH数字通道和复用段的投入业务和维护性
能限值”中的相应规定。
租用电路是一个实际数字通道,一个通道由多个通道段组成时,各段配额的总和不应超
过该通道的配额。
4.5.3.2延性能:租用电路的传输时间应不大于(10+0.01G)ms(暂定)。
G为非卫星连接距离的公里数,卫星连接应小于350ms。
4.5.3.3可用性性能:
应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不同的保护或恢复机制系提供不同程度的可用性性能,其性能
与费用有关。
4.5.3.4定时和网络同步:
若租用电路由多个运营者提供,可由服务提供者与各运营者商定主钟源或供给合适的缓
存,以考虑时差。
租用电路的定时通常由支持它的SDH阿鲁出,而不使用用户设备的定时,用户设备由网
络时钟激励。
4.5.4 64kbit/s租用电路
性能应达到行标YD-748“PDH通道、段和传输系统的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中的相
应规定。
64kbit/s租用电路是一个64kbit/s的数字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