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潮州市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抽检不合格项目解读7

2019-09-20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潮州市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第三季度组织开展了潮安区第九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我局委托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潮州市庵埠食品工业卫生检验所、广东省质量监督食品检验站对潮安区食品生产环节相关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第九批共抽检了潮安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167批次产品,经检验,其中6批次产品不合格,为蜜饯中甜蜜素、糖精钠、苯甲酸、霉菌、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要求,产品合格率96.4%。现针对不合格项目作进一步解读。

一、食品添加剂

甜蜜素学名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三十至四十倍,糖精钠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根据《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蜜饯凉果中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的最大使用量为1.0g/kg,凉果类中糖精钠(以糖精计)的最大使用量为5.0g/kg。造成蜜饯中甜蜜素、糖精钠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味,超限量使用或者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的使用量准确计量添加。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根据《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蜜饯凉果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造成蜜饯中苯甲酸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为弥补产品生产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

二、微生物指标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有的甚至会产生毒素。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GB 1488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蜜饯》中规定,蜜饯中霉菌的限量为50CFU/g,菌落总数的限量为蜜饯一批样品的5次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4 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得超过103 CFU/g。食品中霉菌或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流通过程中样品受污染。

三、消费提示

通过本次监督抽查,主要发现是蜜饯中甜味剂及防腐剂超量使用,以及霉菌、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的问题。

要求各食品生产单位要引起重视,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学习,严格按照标准规定使用,禁止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要严格落实原料验收、生产过程、贮存运输等过程控制,严格做好卫生防护工作,切实落实好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建议消费者应当在正规可靠渠道购买所需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我局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处理。

 


                                       潮州市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9月17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