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复学热点问题---潮安区教育局最新解答
目前,我区高三、初三年级学生已返校复课,其余年级学生也将陆续返校。
返校复课后,学生还需要佩戴口罩吗?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如何衔接?教师、学生每日检测几次体温?师生在教室内要注意什么?针对家长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区教育局进行了解答。
1.教职工及学生在校需要佩戴口罩吗?
教职工及学生在学校教室、会议室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2.教师、学生每日检测几次体温?
疫情期间,所有人员进校门前一律须测量体温,学生进入教室时,还要二次检测体温,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学校要落实对学生每日的晨检、午检,寄宿制学校还需增加晚检。
3.师生在教室内要注意什么?
师生在教室内要全程佩戴口罩,学生上课要在指定位置坐好,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头接耳。课间时间不串班、不聚集、不打闹。
4.返校后,学校办公场所如何清洁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
5.返校后,学校各场所可以使用空调通风系统吗?
空调系统使用应符合疫情防控规范,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全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时可以使用。
如果教室内使用的是独立空调,类似于家庭分体式空调时,要首先做好清洗和消毒,包括滤网和机芯(冷凝器)。在开启空调时,也应注意开门开窗通风,不可密闭教室。
6.返校后,若有师生出现发热症状,学校如何处理?
当发现师生体温超过37.3℃,不论有无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症状时,即刻带至临时观察室,由校医或驻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询问近14天有无重点疫区人员接触史和重点疫区旅居史。如无接触史和旅居史,教职工本人或学生(通知家长带)尽快到发热门诊就诊,家长不能接回的,由学校负责及时送发热门诊。
如有接触史和旅居史,学校即刻联系120安排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学校要安排与情况异常者有接触的人员保持在原地,等待定点医院诊断结果和建议要求做进一步安排。在此期间,佩戴口罩,保持通风,并暂停相关教学、学习和工作等活动。
如果就诊人员确定未感染,那么就按照正常医疗流程进行后续诊疗,并恢复教学、学习和工作等正常活动。如果确诊,定点医院将同时报告疾控机构和学校,学校在疾控机构指导下规范开展疫情处置。
7.返校后,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
学校应切实做好线上教学情况分析研判,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援助与人文关怀,妥善安排因疫情不能返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各学校组织班级教师对暂未能返校学生进行答疑辅导,保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8.因客观原因无法返校,学生可否申请暂不返校上课?
如有特殊情况无法返校,可向学校提出申请。
9.学生午餐如何解决?
首先,学生不得在校外午托晚托机构用餐,提倡走读的学生尽量回家就餐。其次,学校供餐尽量分餐送入教室。再次,在食堂集中就餐的,要实行错峰就餐,减少食堂同时就餐人数;就餐排队时应佩戴口罩,保持至少1米间距;要合理设计人员流动通道,避免人流交叉;通过餐桌加设隔板等措施,加大用餐间距,避免师生面对面就餐。
10.体育课上如何保证人员间隔?
体育课教学应避免聚集性和接触性体育运动,充分利用运动场地,加大人员间隔。学生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体育器材使用后应做好清洁消毒。
11.师生在上下班、上下学路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在上下班、上下学的路上要坚持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自觉做好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佩戴口罩。对提早到校的学生,学校要允许进校。
12.家长如何接送孩子?
学校要疏解引导好接送学生的家长,通过划定家长等待区、实行错时离校等措施,避免人员聚集。要求家长在接送学生时做好个人防护,做到即接(送)即走,不聚集停留。
13.家长需要配合学校做哪些防疫工作?
市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联合印发了《潮州市学校卫生防疫要点》,家庭版和学生版的《卫生健康防疫知识手册》,要求加强健康素养教育。首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好《卫生健康防疫知识手册》家庭版和学生版,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教会学生必要的自我防护方法,走读学生家长协助和监督学生做好居家自我健康监测,尽量减少外出;学生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其次,家长要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加强自身防护,尽量减少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再次,家长要给学生准备充足、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湿纸巾、免洗洗手液等),营造整洁、通风良好的家庭生活和学习环境,协助调整孩子身心状态。
《潮州市学校卫生防疫要点》
《卫生健康防疫知识手册》(家庭版)
《卫生健康防疫知识手册》(学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