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祠镇乡村建设“微心愿”行动实施方案

2024-05-30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着力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管理和使用,打造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特色村镇,不断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旅深度融合效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拟在文祠镇实施乡村建设“微心愿”行动(以下简称“微心愿”行动),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满足群众高品质、多样化文化需求为导向,以推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加强规划布局,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各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位、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形成产业业态丰富、服务配套完善、绿美底色鲜明的文旅融合特色村镇。

二、基本原则

(一)加强规划布局。将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及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纳入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做好具有乡村文化服务属性的空间场所、文旅融合产业设施的规划布局,与村庄绿化空间布局、其他基础设施等一体谋划,有序发展。

(二)发扬务实作风。各村要充分开展调查研究,以满足大多数群众需求和壮大村集体经济需要为前提,确定本村文化空间、文旅产业、绿化项目等的布局、类型和功能。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三)推动资源整合。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场地、现有资源,支持和鼓励采用改建、合建、置换、租用等方式改造建设旧民居、旧祠堂等,整合利用自然景区、历史建筑、革命遗址等资源创新推出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旅融合产业项目。

(四)提升文化效能。深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思想教育功能,活跃乡村文化生活,依托党的创新理论、传统民俗等,开展趣味性浓、参与面广、寓教于乐的活动。拓展乡村文旅发展新业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三、实施内容

(一)建设范围

1.公共文化空间,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村史馆、家风家训馆等具有乡村文化服务属性的空间场所。

2.文旅融合项目配套设施,如户外露营、田野研学、星空旅游、乡村演艺、村庄绿化、民族特色村寨打造等项目的相关配套设施。文旅融合项目须引入运营单位进行运营管理。

3.其他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如建设停车场、茶叶加工厂、农家乐、民宿及发展农村电商、户外垂钓等。

(二)资金来源

“微心愿”资金来源为省委宣传部党建结对共建经费和省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驻文祠镇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节余工作经费、“630”扶贫济困日捐款等。

(三)补助金额

1.单个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微心愿”资金拨付金额不超过5万元(预算总额在10万元以内的,“微心愿”资金拨付金额不高于40%)。

2.单个文旅融合项目配套设施,“微心愿”资金拨付金额不超过8万元(预算总额在20万元以内的,“微心愿”资金拨付金额不高于40%)。

3.单个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微心愿”资金拨付金额不超过15万元(预算总额在35万元以内的,“微心愿”资金拨付金额不高于40%)。

(四)拨付条件

镇村应优先争取其他各级财政资金注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广大乡贤以捐赠、赞助等方式和通过发布“微心愿”方式参与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在筹资达到规定金额(即补充“微心愿”资金后可达到预算总额)后,剩余部分再由“微心愿”资金拨付。

四、实施步骤

“微心愿”行动按照“镇、工作队指导,各村实施,社会参与”的原则,依托文祠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线上平台和南方农村报等媒体平台,创新“点单、派单、接单、落实”建设运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和各界力量有序参与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

(一)各村点单。结合本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人口密度等因素,村民委员会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微心愿”项目,并向镇委镇政府提交项目清单和筹资证明等辅助材料。

(二)线上派单。镇委镇政府、工作队收集汇总各村“微心愿”项目,在系统评估项目可行性、预算合理性、影响可持续性等因素后,选取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镇社会工作站线上平台和南方农村报等媒体平台发布。

(三)多力量接单。“微心愿”可由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工作队等认领接单。其他各级财政注资、镇村筹资、线上捐资满足条件后,工作队启动接单程序,经工作队会议讨论通过并提交镇班子会议审议通过后,由镇财政所将“微心愿”资金拨付到村。

(四)项目建设。各村具体落实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镇委镇政府负责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服务、监管和验收、评估等,工作队协助参与相关工作。建成后,各村负责日常管理、修缮维护,确保项目有序运转、可持续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镇委镇政府、工作队指导“微心愿”行动开展,采取现场调研、随机抽访等形式,对“微心愿”行动实行跟踪评价,各村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深化拓展,切实把行动作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文化建设帮扶实效,切实推动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严格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经费使用遵循“依法依规、厉行节约、不搞变通”的原则,坚持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各村要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经费使用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合法合规。

(三)创新工作方式。镇村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工作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媒介,加强重点项目的宣传报道,生动反映文祠镇群众的积极反响和乡村建设的崭新面貌。

本实施方案由工作队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