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市场监管系统2025年“民生铁拳”典型案例(第三批)

2025-07-28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2025年,潮安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优势,切实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公布2025年民生铁拳系列——“糖果制品”典型案例。

  案例一:潮州市潮安区庵埠美乡**食品厂涉嫌生产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案

  接抽检平台线索,潮安区市场监管局对潮州市潮安区庵埠美乡**食品厂检查发现,该食品厂生产销售的“可乐糖”经抽样检验,糖精钠(以糖精计)项目不符合GB 2760-2014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该食品厂生产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

  潮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50元并罚款人民币50000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危害。例如,长期食用含有过量甜蜜素、二氧化硫等添加剂的食品,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案件的查处,展示了潮安区市场监管局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严格执法态度,有效减少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案例二:潮州市潮安区绿**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涉嫌生产净含量经检验为不合格的食品案

  接抽检平台线索,潮安区市场监管局对潮州市潮安区绿**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检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珍珠奶茶糖”产品经监督检验,总体结论为实际净含量不合格。

  该公司生产净含量经检验为不合格的食品的行为,违反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

  潮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600元并罚款人民币3000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净含量合格是市场诚信的基石。在推动潮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优化消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才能激发消费活力,促进市场繁荣。此次案件的查办,充分彰显潮安区市场监管部门守护“秤准量足”的决心,向公众传递出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严格把控、对市场秩序坚决维护的明确信号。

  案例三:潮州市潮安区伟**贸易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标签不合格食品案

  接投诉举报线索,潮安区市场监管局对潮州市潮安区伟**贸易有限公司检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3D香蕉奶糖”、“3D榴莲奶糖”产品标签存在虚假内容。

  该公司生产销售标签虚假食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

  潮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3270元并罚款人民币6000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依赖标签信息来做出选择。如果标签虚假宣传添加了果肉,而实际添加的是水果味粉,这不仅违背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误解。查处此类案件,能够有效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能够真正享受到“所见即所得”的消费体验。

  2025年,潮安区市场监管局紧扣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工作要求,立足辖区实际,精心组织开展传统糖果制品转型提升行动专项执法工作。辖区庵埠镇作为享有盛誉的“糖果小镇”,其丰富的产业基础和庞大的市场主体,对市场执法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今年,共查办糖果类案件12宗,罚没款合计22.06万元,有力地震慑了违法企业,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执法过程中,潮安区市场监管局秉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政策解读、技术指导、标准宣贯等措施,高效推动一批糖果制品龙头生产企业向功能化、健康化、营养化方向发展,助力传统糖果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潮安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