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2025-01-03
来源:本网
【浏览字体:

区政协东凤联络组:

贵联络组提出的《立足品牌打造 引领潮安芡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综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广旅体局、东凤镇政府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紧扣农业专业镇目标任务,厚植生态禀赋优势,围绕芡实文化打造统一品牌形象,通过“产、学、研、文”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东凤芡实品牌,以品牌建设引领芡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成功注册“东凤芡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成功举办“芡实文化节”,进一步提升了东凤芡实的知名度。目前,我区芡实种植面积约8000亩,总产量达1000多吨,从事芡实产业农户约1600户,芡实产业稳步提质发展。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突出“产”字,筑牢品牌根基。我区全力推进连片集中种植,在东凤镇初步建成三大芡实种植片区,分别为东凤一村、东凤二村种植片区(2400亩),下张村、昆江五村种植片区(2000亩)及文路村、诗阳村、博士村种植片区(2400亩),有效引领农户发展芡实规模化生产。投入1010万元在东凤镇东凤二村打造了潮安区芡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实施产业园项目提升芡实的初级、精深加工能力,丰富芡实产品。广东佳达食品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区东凤益农芡实专业合作社等2家产业园实施主体,通过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兜底价收购、技术支持及入股带动等方式,辐射带动农户种植芡实面积超2000 亩。创新拓展芡实产业发展空间,积极盘活闲置池塘和涝洼地,探索跨镇跨区域协种试点,选址江东镇种植约30亩芡实田,实现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二)立足“学”字,推进品牌建设。发挥芡实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会员间交流合作,推动会员“走出去”“学回来”,为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组织开展芡实种植农技培训活动,向农户免费派送农资并指导使用方法,提高农户种植技术,使芡实种植实现稳产增产得到科技力量的加持。充分发挥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市农业科技研究中心植保技术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团队作用,对下张村30多亩芡实田进行种植、施肥技术指导试验,不断提升试验田种植效果并推广新技术,提升产品口感、促进稳产增收,以品质塑品牌。

(三)聚焦“研”字,提升品牌影响。支持波记食品厂研制芡实剥壳机械设备,目前该设备研制已初具成效,能顺利将采摘后的带刺芡实自动化处理至剩余内壳部分,争取尽快实现东凤芡实初加工工艺的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依托展翠、佳达公司等食品龙头企业,带动芡实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开发“芡实干粉”等健康芡实产品及预制菜,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现代经济市场运作擦亮“东凤芡实”品牌。

(四)围绕“文”字,推动品牌融合。东凤种植芡实至少有3-4百年的历史,通过种植芡实、制作芡实相关食品,形成了独特的芡实文化。2023年东凤镇成功举办“绿美东凤 芡实飘香——东凤镇芡实文化节”,在文化节播放芡实宣传片、上演歌舞《东凤芡实扬五洲》等文艺节目,多角度展现东凤芡实的多重价值和文化魅力,东凤芡实“三好鲜生”IP形象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及授权,以头戴莲叶、发簪莲花、身着芡实纹样衣裳的芡实小仙童卡通形象,打造具有“东凤芡实”特色的品牌标志,实现达成统一进行产品认证的共识,进一步提升“东凤芡实”对外辨识度知名度。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接下来,我区将积极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多措并举改变东凤芡实产业发展存在品牌知晓程度不高、产品品质有待提升、龙头带动效应不强、种植农户后继无人等一些不足,持续推动芡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生产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持续推进东凤生态芡实园基础设施及周边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建设东一、东二种植片区高标准农田及水利沟渠,提升灌溉水质,进一步改善芡实产业灌溉生产条件。督促指导芡实产业园实施主体对已建项目进行监管,确保项目正常运转,发挥效益。

(二)健全协会机制,确保沟通顺畅。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着力搭建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沟通桥梁,指导农户、企业做好芡实种植、销售、采购等工作,培养和举荐芡实产业发展技术及人才,为产业集群集约、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品牌知名度。一是持续深入落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以获得“东凤芡实”地理标志为契机,引导企业种植户规范芡实产品生产流程及商品化处理等环节,以标准化提升产品品质,引导企业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加强芡实行业监管和品牌保护工作,全力打造东凤芡实品牌。二是发动芡实生产经营主体对照标准,积极申报“粤字号”农业品牌和“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三是强化宣传推广,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全国性的农业博览会和建设产业园宣传牌,全力打响“提到芡实就想到东凤”品牌效应,将芡实的名气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奋力书写“百千万工程”新篇章。

(四)立足自身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东凤镇文旅资源丰富,镇内拥有下张村张太辉烈士墓、礼阳郑革命烈士墓园、新光村陈耀潮故居等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昆江三村太子古庙、东凤二村陈氏家庙等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鲲江乡(昆江三村、昆江五村)上榜全国双优古村镇名单。东凤镇可立足自身文旅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与芡实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传统习俗,通过文艺表演、文化展览、摄影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展现芡实的多重价值和深厚文化,镇村联动讲好乡村故事,将芡实生产加工融入旅游活动,芡实产品适时申报潮州市旅游手信、特色餐饮店申报潮州市乡村美食店等,进一步推动芡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切实提高芡实产品附加值。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联络组对潮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潮州市潮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4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