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祠镇楠木翁村:村庄有颜值 产业有奔头
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道路上,文祠镇楠木翁村举步生风、阔步向前,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将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典型村培育的重要支撑和动力,积极谋划、由表及里,真正做到村庄有颜值、产业有奔头。
踏入楠木翁村,村内道路宽敞干净、农家庭院黛瓦素墙,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楠木翁村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楠木翁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翁少绵:一方面,在全面摸底排查村内无人使用、居住的危旧泥砖瓦房的基础上,村“两委”干部上门向群众讲解政策、做通思想工作,进行集中拆除工作,2023年以来,我村共拆除危旧泥砖房面积约250平方米;另一方面,村委主动作为,投入资金14多万元,对我村进行“三线整治”,有效消除“头顶”乱象。
楠木翁村村民 翁伟雄:我们楠木翁村这几年来变化非常大,道路变得不错,绿化(环境)、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提升和变化,作为村民,我们很满意。
在楠木翁村的宅前院后、街头巷尾,因地制宜打造的“四小园”,让村民推窗见绿、出门即园。依托党员群众、青年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楠木翁村以点带面、串珠成线,将乡村绿化美化工作与典型村培育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庭院有花、屋外有绿”的美丽乡村风貌。
楠木翁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翁少绵:2024年以来,楠木翁村累计开展志愿植树活动9场次,种植白玉兰、铁冬青等乔木239株,扶桑、茶花等灌木13591株,新增打造美丽庭院1个,全力打造绿美生态样板。
乡村的蝶变不止限于外在环境的提升,更在于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楠木翁村通过统筹整合村民闲置土地,在全镇首推“稻田认种认购”新模式,并对外发起认购活动,认购者无须亲自耕种,仅需出资1500元认购一亩稻田,即可收获优质生态有机稻米200公斤。
楠木翁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翁少绵:推行这个模式可以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又可以有力撬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村民收益、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土地复耕复种“三赢”目标。
楠木翁村的这一系列变化,是“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注脚。展望未来,楠木翁村信心满满,将继续攻坚发力,书写独属于自己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新篇章。
楠木翁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翁少绵: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基础上,我村将充分利用楠木翁村的鱼塘和婚纱摄影基地的景观整合使用,通过向社会公开承包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管理方式进驻,借助外力外智发展农家乐经济,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